李菁何云伟临危退出德云社,你以为是落井下石,其实另有玄机

李菁何云伟临危退出德云社,你以为是落井下石,其实另有玄机

到了1998年,他们逐渐发展为一个拥有十几人的“小团队”,演出场地也从茶楼扩展到茶馆戏楼等多个场所,他们为自己的小团队起名“北京相声大会”

与此同时他们广收弟子,不断发展自己的队伍和业务,直到2003年,演出队伍达到几十人,改了更大的演出场地,并更名为“德云社”。

而后德云社一步步发展壮大,走向辉煌。

李菁、何云伟退出德云社

时间到了2010年,8月6日晚间,德云社在官网发出声明,将停业内查。

原因就是那时很出名的“李鹤彪打人事件”。

原来郭德纲的住宅涉嫌侵占绿地,北京卫视便派出记者去采访,在采访过程中出现了冲突,继而演变成了"打人"(视频中只是推搡),

此事件一出,北京卫视和德云社的冲突不断激化,甚至到了”封杀“的地步。

据说时任台长还曾放言:只要我在一天,郭德纲就别想上北京台!

郭德纲虽然任性,但也也有分寸,8月5日德云社通过网络平台抛出求和意向。而当天李鹤彪由于打人被行政拘留和罚款。

而与此同时,何云伟、李菁在6日凌晨也发出声明,宣布退出德云社。

声明发出后,李菁、何云伟两人一时成为众矢之的,被观众冠上“落井下石”“背叛师门”之罪名,而这个帽子,两人一直顶到至今。

李菁何云伟退出真相到底是什么?

其实,李菁和何云伟的退出,在普通观众眼里似乎很意外,但熟悉德云社的老观众其实都明白他们的退出,其实是迟早的事情。

因为早在"打架事件“之前,李菁何云伟对德云社的收入分配问题就一直有争议。

觉得德云社的合同过于格式化,只顾公司的利益而没有任何人性化可言,而收入得不到保障的两个人也感到很不受重视。

其次,德云社的师徒之间,师兄弟之间表面看着亲近,其实平时连沟通起来都特别困难。

据李菁接受采访时透漏:早在退出德云社几个月前,就想和郭德纲好好谈谈,但想要找郭德纲只能先找他身边的人,再由身边的人传达,他们再等郭德纲身边的人通知。

来来回回需要转好几个圈,这样的沟通渠道,不像是师兄弟或者师徒,更像是一个家族式企业。

再次,德云社和徐德亮等人的关系破裂,但李菁何云伟却没有,

而相对的是,李菁、何云伟不论是和最早退出德云社的徐德亮、王文林,

还是之后远离德云社的王玥波、张德武等人都保持着深厚的友谊,他们之间的合作也从来没有断过。

显然,李菁何云伟退出的选择不光是因为北京卫视,跟他们的这些老朋友也有很大渊源,此事已是”蓄谋已久“。

最后,张文顺的去世也是一个分水岭,

张文顺也是德云社的创建者之一,在德云社德高望重,素有长者之风。

且早年的合作伙伴大都是冲着张文顺来的。像徐德亮、张德武等人都是张文顺的徒弟,

就连何云伟也是由张文顺招揽进来后介绍给郭德纲的。

张文顺老先生在在世的时候,就像一个感情的纽带,烘托着德云后台的一片祥和,

但随着张文顺先生的去世,这种气氛逐渐被打破了。

郭德纲的管理非常的商业化,且家族化,张文顺走后,曾经他身边的人逐渐被边缘化,被打入了“冷宫‘。

可想而知,这些“冷宫”的人必然会发生有一场“起义”。

所以,李菁何云伟的退出,并不是一场意外,只是一场“蓄谋已久”的反抗。

再回到时间问题上,何云伟、李菁在8月6日凌晨零点11分发出声明,而声明的落款是8月5日,我想这个时间差就是在琢磨到底是否在这个节骨眼去发表这个声明,

而声明发出后给他们带来的影响,相比他们也很清楚。只是在那个时候只是“两权相害取其轻”罢了。

所以说那个时候,说“落井下石”实有不妥,说“推波助澜”倒是有几分道理。

结语:

如今,10年已经过去,德云社在郭德纲也在这十年中发展得越来越壮大,

带出来的徒弟也各个红得发紫,像小岳岳,张云雷等等也都成为独当一面的相声奇才。

而曾经离开德云社的人也各有各的发展。

或许此时,离开的原因已不重要,只希望他们在自己的领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,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!

对于李菁、何云伟的离开,你们怎么看呢?欢迎下方留言区讨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作品